生存期只剩3個月?不認輸,我帶妻子赴美治療晚期癌癥
發布日期:2020-04-21我的愛人,今年46歲。2016年底在北京協和醫院體檢時發現CA125增高,B超顯示卵巢有占位性病變。醫生一句可能是“卵巢Ca”一下子打蒙了我們。隨后我們找到了婦科腫瘤“一把手”潘教授。然后于2017年1月進行了雙側卵巢、輸卵管、子宮切除術等。術后病理為:低分化漿液性卵巢癌,分期是IIIC期。基因檢測顯示BRCA沒有突變。術后一個月開始進行了紫杉醇+卡鉑的化療,共6個周期。
隨著時間的流淌,本以為日子就會一直這樣過去,但2017年底,CA125再次升高5倍以上,還是讓我們有了不祥之感。復查顯示盆腔淋巴結腫大,癌癥復發了。之后我陪著她進行再一次的化療,多柔比星聯合卡鉑。2018年3月的復查顯示CA125升高到正常值20倍以上,而且腫瘤已經轉移到腹腔,腸道也出現了部分的梗阻。醫生換用了紫杉醇聯合貝伐單抗的方案。看著妻子忍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化療,我的心也幾乎撕裂了。但4周期后的復查再次告訴了我們一個壞的消息,CA125達4000以上,是正常的100多倍,而且癌癥也轉移到了肝臟、也出現了腹水。醫生也非常失望的告訴我,要有心理準備,生存期可能只有3-6個月了。
萬般無奈之際,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在愛諾美康的幫助下,2018年9月帶著愛人來到了紐約,這里有美國治療婦科腫瘤的頭號醫院,也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婦科排名NO.1的醫院-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并預約了知名的C教授。
在首次面見C教授時,醫生說盡管我的愛人疾病非常嚴重,對多種化療方案都沒有效果,但是好的一方面是身體狀態還很好,ECOG評分為1, 能夠接受積極的治療方案:口服PARP抑制劑尼拉帕尼聯合pembrolizumab+貝伐單抗方案,并解釋說這個方案不依賴BRCA是否突變,有效率約為25%。盡管有效率不高,但這是目前為止非常值得嘗試的一種方案。
2018年底,治療3個月后,我們在美國進行了首次復查,CA125指標由4000多下降為800多,肝臟的轉移灶也開始變小,一路狂奔的癌癥終于減慢了生長速度。愛人的精神狀態也慢慢在好轉,得病以來,一直壞消息不斷,終于一線曙光照了進來。
2019年9月,在美國治療1年,我帶著愛人返回了北京繼續治療,多次的復查顯示她的腫瘤非常穩定,CA125維持在300左右。我知道,盡管愛人沒有辦法實現治愈,但是打破生存3-6個月的魔咒,有質量的多活一天是一天,我還是非常知足,也許更大奇跡真的會降臨呢?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