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6歲孩子去英國治療的救命經歷
發布日期:2020-04-02孩子小凱,6歲。2018年5月腹部超聲發現左側腹部巨大實性腫塊。2018年6月行腹部增強CT+重建提示:左腹膜后神經母細胞瘤,11.8x12.89x14.5cm,腹部血管被包繞,左腎積水。尿VMA, HVA,NSE,LDH均明顯升高。髂骨骨髓常規提示:可見聚集成團的細胞,疑為神母細胞。PET提示頸部淋巴結轉移,骨掃描提示:左側頂骨、雙側多發肋骨、腰椎及骨盆骨骨代謝異常灶,考慮多發骨/骨髓轉移可能。臨床診斷:神經母細胞瘤,IV期,高危。
2018-6-12至2018-7-24在北京兒童醫院給予CAV方案化療2周期。2018-7-24復查下腹部CT增強+重建提示:瘤灶較前縮小,容積約418cm3。2018-7-27至2018-9-17給予CVP、CAV、CVP方案各化療1周期。2018-9-5復查下腹部CT增強+重建提示:瘤灶較前縮小,容積約243cm3.
2018-10-11全麻下行左腎上腺神經母細胞瘤切除術+左腎切除術+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順利。術后2018-11-9、2018-11-30給予CAV、CVP方案化療。2018-12-21行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動員采集。2019-1-11行CADO方案化療。2019年2月進行自體干細胞移植。2019年4月進行了腹部殘留灶13次放療以及左頸部11次放療。復查骨髓涂片未見異常。醫生建議口服維甲酸,定期復查即可。
孩子術后病理報告
我在國內加入了一個神經母細胞瘤的患者群,了解到像高危的神經母細胞瘤需要進行免疫療法鞏固,而這種免疫療法目前只有歐美能夠做。由于沒有任何的英語基礎,我在對比了兩家中介后,其中一家貌似很大的機構我認為沒有任何同情心,之后我選擇了更為中肯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對于我們出國看病的想法,兒童醫院的醫生也表示支持。我一開始的想法還是帶孩子去美國,愛諾美康推薦了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紤]到兒童醫院環境能讓孩子盡快融入治療,我選擇了波士頓兒童醫院。之后愛諾美康幫助我翻譯了病歷,提交給醫院評估。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S博士給出了治療建議,認為完成放射治療后應做MIBG與骨髓穿刺復查,并建議使用dinutuximab(Unituxin, ch14.18),GMCSF,IL-2和異維甲酸Accutane進行公寓治療。該組合也稱為免疫療法,在美國是神經母細胞瘤標準療法。理想情況下,免疫療法的合適時機是在患者干細胞輸注后的90天內開始免疫治療,不建議晚于干細胞輸注后200天。對于接受類似于這種強化治療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大約一半能實現長期生存。盡管美國是我們治療神經母細胞瘤首要的選擇,但是醫院給出的110多萬美元的預算讓我望而卻步。當時也有病友建議我們去西班牙,但是考慮到是臨床試驗,所以我還是放棄了。
皇家馬斯登醫院
之后愛諾美康幫我推薦了英國皇家馬斯登醫院的兒童實體瘤負責人Sucheta博士。她是國際兒童腫瘤協會、國際兒科腫瘤學會、歐洲神經母細胞瘤研究網絡、兒科癌癥和白血病組-神經母細胞瘤成員,英國《兒科血液病和腫瘤:科學原理和臨床實踐》中神經母細胞瘤的作者。
在給英國提供資料后,英國專家給出了需要順維甲酸以及5個周期Dinutuximab beta的治療。
愛諾美康也幫我查詢到了很多相關信息:2017年5月歐盟委員會批準了CH14.18/CHO(Dinutuximabbeta,商品名QARZIBA),用于 12 個月及以上年齡的高風險神經母細胞瘤患者治療。Dinutuximab beta 是一種靶向神經母細胞瘤細胞上的特異性抗原 GD2 的單克隆嵌合抗體。Dinutuximab beta與美國的CH14.18 (Dinutuximab,商品名:UNITUXIN)的氨基酸序列一致,均是人免疫球蛋白恒定區與來自鼠雜交瘤14.18抗體的可變區重組得到的一種嵌合lgG1單抗。但dinutuximab由傳統的Sp2/0細胞表達,含有Gal-alpha3Gal糖基化修飾表位;而dinutuximab beta由CHO細胞表達,幾乎不含有Gal-alpha3Gal。Gal-alpha3Gal可能會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這也就是說,dinutuximab beta的副作用相對更低些。而且英國醫院給出了我們能夠接受的醫療預算:200-250萬人民幣,是美國費用的三分之一。
2019年6月,我們一家三口在愛諾美康翻譯陪同下順利來到了倫敦。首次見醫生時,英國專家告訴我,按照歐洲的標準,移植前需要首先進行一個療程的131 MIBG治療,兩星期后進行第二個療程的131MIBG治療,再過兩周以后才進行干細胞移植,這樣才能更有效。下一步需要進行MIBG以及骨髓穿刺檢查,看腫瘤有無殘留。
2019年6月7日孩子在英國做了MIBG的影像,醫生向我解釋了結果:對比2019年1月份在中國做的MIBG報告,頸部左側和腹部的病灶已經消失,但骨轉移點的位置仍有6處殘留。并調整了之前預定的治療方案。采用Dinutuximab beta使用7天和化療藥Temozolomide口服5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并向我解釋了這么做的理由:如果單純使用Dinutuximab beta,病人體內的骨轉移點最多不超過3個,所以單純只用Dinutuximab beta的話,效果很可能不理想。每4周一個周期,一共6個周期。治療期間不用再服用維甲酸。
2019年6月17日孩子進行了第一次入院治療。與國內不同的是,護士扎針前會給孩子臂涂抹局部麻醉膏。孩子在國內早已從害怕到習慣了直接扎針,連連搖頭不用抹藥,讓英國護士非常詫異,并表揚孩子勇敢。我卻五味雜陳,體會到了中外醫療在細節上的不同。由于Dinutuximab beta免疫治療會引起疼痛,醫生提前開了止疼藥給孩子服用。住院期間,醫院允許一位家長陪同住院,我和孩子媽媽輪流照顧,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孩子的緊張情緒。之后到2019年11月,孩子完成了6周期的免疫治療和化療,治療期間也出現過發燒、感染、疼痛等等副作用,醫生都給了及時的處理。
2019年11月底復查
2019年11月底的復查MIBG顯示:全身其他部位未發現可疑的病灶,之前殘留骨性病灶顯示代謝輕度增高,為低級別;也就是說盡管骨轉移沒有完全消失,但轉移灶的侵襲性明顯降低了。之后多學科專家討論后,給出了下一步的方案,環磷酰胺+拓撲替康化療4周期。而且醫生告訴我們,這個藥物中國也有,完全可以回到中國進行化療。
我當時顧慮的是,國內的化療能不能緊密的連接上,我在北京又沒有熟悉的朋友。我于是“非常不好意思”聯系了愛諾美康的李博士,看他能否幫忙聯系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申請住院手續;因為這個要求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職責。沒想到,李醫生非常愉快的答應了。而且幫我們梳理翻譯了在英國的治療病歷,中英文對照,讓國內的專家能夠快速了解英國的治療情況,并于大清早就去醫院找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溝通。這樣在我們到達北京的第五天,我們就順利入院開始化療了。我也非常慶幸找到了這樣富有同情心的機構。
孩子的治療還在繼續中,相信每一個家長都能感受到這一路走來的身心俱疲。但我非常感激國內的專家給予的積極治療、感激愛諾美康這樣富有同情心的機構、感激英國醫院的專家及工作人員,感激一路心里陪伴的病友家長,讓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相信在這么多人的努力下,孩子的病也會越來越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