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腺癌肺轉移,20多歲的她如何帶瘤生存?
發布日期:2021-06-29安女士,23歲,來自中國。2020年3月自覺右乳腫塊(大小約5cm)。2020年4月行乳腺MRI提示:右乳內上象限腫塊,右乳外上象限團片強化影; 右乳外側多發導管擴張伴強化;右乳多發強化灶及強化結節,部分沿導管走行;雙乳腺病伴多發腺病結節;右腋窩下淋巴結腫大。胸部CT平掃:左肺下葉條索影,右肺下葉結節,建議隨訪。腹部超聲:未見異常。2020年4月8日行右乳腫物粗針穿刺活檢,病理提示:右乳12點腫物CNB標本,浸潤性癌,IHC:腫瘤細胞ER-, PR-, HER-2(1+)。同時加做右側腋窩及鎖骨上淋巴結細針穿刺,病理提示:右側腋窩淋巴結涂片見惡性腫瘤細胞,傾向癌;右側鎖骨上淋巴結見淋巴細胞,涂片未見惡性依據。行腦MR平掃:左側基底節區小腔隙灶。全身骨顯像:未見異常。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報告
2020年4月至7月給予新輔助化療,方案為:白蛋白紫杉醇 145mg d1, 卡鉑220mg d1,共9周期。化療結束后,療效評估為:部分緩解。原預計新輔助化療12周期,但因骨髓抑制副作用(白細胞、血小板低)明顯,后3周期未進行。于7/27/2020行右乳改良根治術。術后病理:浸潤性導管癌,III級,1.8cm,MP分級1級,淋巴結0/20; IHC:ER-, PR-, HER-2(2+);HER-2的FISH檢測(-),無擴增。血液基因檢測:未見BRCA1/2致病性/疑似致病性變異。診斷三陰性乳腺癌。術后于2020年8月至11月給予表柔比星+ CTX 方案化療,共4個周期。2020年11月7日開始給予右胸壁+鎖骨上/下+內乳淋巴結引流區放療,6MV, X線,50Gy/25Fx,后13次胸壁有bolus, 末次放療為2020年12月23日。
2021年1月5日開始給予卡培他濱維持治療。2021年3月復查肺部CT:兩肺多發新發小結節,轉移灶可能。2021年4月至6月開始給予免疫聯合化療,方案為:白蛋白紫杉醇 170mg d1,8; DDP 34mg d1-3;替雷利珠單抗200mg d4; Q3W,共3周期。治療中患者白細胞、血小板下降明顯。2021年6月1日復查肺部CT:可疑進展。
ASCO聯合主席、HER-2陰性乳腺癌治療指南首席專家
國內準備1個月后再次進行CT復查,然后根據情況準備更換治療方案。患者的媽媽非常擔心,委托專門做腫瘤出國看病的機構愛諾美康進行遠程醫療咨詢。愛諾美康推薦了美國乳腺癌NO.1的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并預約了年輕女性乳腺癌項目創始人兼主任、哈佛醫學院教授Ann H. Partridge博士,她同時也是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乳腺癌聯合主席、HER-2陰性乳腺癌治療指南首席專家。
三方遠程視頻中,Partridge教授說,根據3月和6月影像對比來看,目前療效評價為穩定,因為癌癥治療手段是有限的,因此腫瘤不論縮小、還是不變,甚至有輕微的增大,均屬于病情穩定,均不建議匆忙更換治療方案。而且在美國,目前的方案,通常是紫杉醇+免疫,不會使用兩種化療藥+免疫,但是鑒于目前有效,治療方案暫時不變。
如果將來有一天現有方案耐藥,可使用Trodelvy抗體偶聯藥,它由靶向TROP-2抗原的人源化IgG1抗體與化療藥物SN-38偶聯而成。TROP-2是一種在90%以上的三陰乳腺癌中表達的細胞表面糖蛋白。II期研究數據評估結果顯示,總緩解率為34%,疾病控制率高達45%,而且74%的患者至少在一次CT檢測中發現了靶病灶縮小。如果這一方案再次耐藥,美國也有很多臨床試驗新藥可供選擇。Partridge教授告訴患者,雖然不能治愈她的疾病,但是可以讓她實現長期的帶瘤生存。
遠程結束后,安女士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并且表示今年8月將繼續去美國完成學業,邊學習邊治療,“只要不絕望,就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