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手術時機,為何中美專家持不同觀點?
發布日期:2023-12-18患者緣于2023年8月初出現腰部不適,伴腹部間斷性疼痛。2023年9月底行腹部CT提示:胰腺腫物,大小約 2.6 cm X 1.7 cm X 2.1 cm。2023年10月初再次行腹部增強CT提示:胰體見低密度結節,大小約41mm* 28mm,累及腹腔干及分支、脾靜脈可能,胰周及腹膜后多發淋巴結,胰管擴張。上海權威醫院臨床考慮診斷胰腺癌,未行穿刺活檢。
2023年10月、11月給予化療2周期,方案:白蛋白結合紫杉醇 170mg d1、d8, 吉西他濱1500mg d1、d8。復查影像顯示腫瘤有縮小趨勢,上海專家建議盡快行Appleby手術。
Jeffrey Drebin, MD, PhD
Jeffrey Drebin教授是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外科主席、曾任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代理院長、美國腫瘤外科學會主席、美國臨床外科學會主席,目前仍是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美國外科醫師學會胰腺癌主席、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是全美數一數二的胰腺癌外科專家。
Jeffrey Drebin教授視頻中告知患者:CT掃描提示胰腺腫塊,增強掃描提示高度可疑的腺癌病變,包繞腹腔動脈,臨近肝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前表面,兩輪化療后顯示腫瘤直徑約減少15%。在美國,術前新輔助化療最常用的是先給予Folfirinox方案,但使用吉西他濱和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也是一種選擇。我們通常嘗試在術前和術后共進行六個月的治療,這可以是術前6個月治療(全程新輔助治療),術后6個月治療,或者術前后共計6個月治療。
Appleby手術最早是由加拿大外科醫師Appleby在1953年報道并應用于晚期胃癌治療的一種超擴大手術。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Appleby手術開始應用于胰體尾腫瘤的切除,切除范圍包括腹腔干、肝總動脈、胰體尾及脾臟,其中聯合腹腔干切除的胰體尾癌切除術,又稱改良Appleby手術。如果耐受較好且有治療反應,我們通常會進行新輔助化療兩個周期以上。患者腫瘤非常靠近腹腔動脈起源處,也接近肝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持續的治療反應可以讓Appleby手術更易于操作、且更有可能實現陰性切緣。另外,術中應密切注意肝臟缺血的問題。
關于質子治療,在斯隆通常不使用質子治療,且放療效果的關鍵因素是照射劑量而非粒子類型。
視頻會診后,患者及家屬對于手術時機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并將與國內專家進一步討論。在面對重大疾病的治療選擇時,美國專家遠程會診可以為患者拓寬視野,幫助患者做出治療決策。愛諾美康也將衷心祝愿患者能戰勝癌癥,重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