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肺癌多發轉移,奧希替尼耐藥后,美國專家如何建議?
發布日期:2023-10-18魯先生,2019年10月體檢時胸部CT:左肺下葉結節,提示惡性,另見前縱膈內結節。 2019-10-31胸部CT增強:左肺下葉結節(24mm),邊界欠清,伴分葉;前縱膈見結節狀軟組織影,大小2.7cm。2019-10-31行VATS左肺下葉切除+前縱膈腫瘤切除術。術后病理提示:(左下葉)漫潤性腺癌,淋巴結4/12, 縱膈胸腺脂肪組織增生。
2019-12-4開始培美曲塞+順鉑, 化療4周期,末次化療時間2020-2-13。化療結束后,行局部放療20余次,2020-5結束放療。
2020-9-3查PET: 1)左肺下葉術后缺如,術區未見明顯增厚及異常糖代謝增高; 前縱隔術區少許積液: 2) L2椎體骨質破壞伴糖代謝增高,考慮腫瘤轉移; 3) 左側胸腔積液局部包裹,伴左肺下葉節段性膨脹不全; 左側胸膜肥厚伴糖代謝輕度增高,腫瘤轉移待排: 4)兩側肺門及縱隔內數枚小淋巴結糖代謝輕度增高,腫瘤轉移灶治療后改變待排。
2020-9-5給與紫杉醇脂質體+卡鉑+貝伐單抗+派姆單抗一次。
2020-9抽血基因檢測,結果提示EGFR 19del (+)。
2020-9-24開始服用奧希替尼。
2023年7月出現雙眼前黑影飄動,頭痛,眼底照相見視乳頭水腫、出血。
2023-7-24 PET-CT提示L2椎體局部骨質密度混雜伴糖代謝不均勻增高,考慮腫瘤轉移治療后仍具部分腫瘤活性;T10-12椎體密度欠均伴糖代謝不均勻增高(SUVmax 4.7),較前新增。
2023-9-5開始給予L2椎體、T10-12椎體局部放療。
2023-9-12頭顱MR提示:腦內及腦膜多發異常強化灶。抽血查基因檢測:未發現EGFR及其他耐藥性突變。
2023-10-14開始全腦全脊髓放療,因頻發發作癲癇,暫停。上海權威醫院建議姑息治療。
患者家屬希望了解美國有無更好的治療方案。愛諾美康推薦并預約了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臨床研究副主席Gregory J. Riely博士,也是NCCN肺癌治療指南專家組成員。
視頻中,Riely博士告訴患者,他有EGFR突變型肺癌,使用奧希替尼后疾病進展,伴中樞神經系統和脊柱病變。他完成了腦部和脊椎放療,并接受了全腦放療的部分療程。目前的臨床狀態主要是精神狀態改變和癲癇發作。
采用放療來治療肺癌中樞神經系統轉移是合理的,但患者目前的體力活動狀況會限制獲益的可能性。腦室腹腔分流術有時也值得嘗試,尤其是在大容量腰穿能帶來臨床益處的情況下。
下一步建議考慮腰椎穿刺以確認軟腦膜疾病,并排除感染或其他導致精神狀態改變/癲癇發作的原因。如果沒有癲癇的證據,建議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如地塞米松。可以考慮重新使用高劑量奧希替尼(每天160mg),看看是否有臨床改善,因為有研究顯示疾病閃爍現象會致使癥狀迅速減少。
此外,還可以選擇埃萬妥單抗聯合拉澤替尼。但由于患者的臨床狀態不好,其有效率10%左右。如果上述治療無效,其他治療選擇包括帕曲妥單抗(Patritumab)、或多西他賽或吉西他濱化療,但需要結合患者當時的身體狀態來選擇。
會診結束后,患者表示: “國內沒有任何后續方案,美國專家卻給了我諸多選擇,盡管有效率不高,但有希望好過絕望。等我身體恢復一下,我將赴美進行后續所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