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治療沒有區別再次被打臉!
發布日期:2018-03-15患者因“間斷心慌、胸悶4年”,2017-06-19胸部增強CT提示:右肺下葉小結節;兩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輕度腫大。2017-11-13復查胸部增強CT提示:兩肺多發病變,兩肺下葉多發結節,較前片病灶增多,考慮感染性病變,給予抗炎等對癥治療好轉。2017-12-22行右鎖骨上淋巴結穿刺活檢病理提示肺腺癌。個人史,吸煙20年,已戒1年。
2018-01-0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PET-CT:右肺下葉軟組織密度小結節灶,FDG代謝無增高,考慮為惡性腫瘤病變;右側鎖骨上區(1R組)、縱隔(2R、3A、4-7組)、雙肺門淋巴結腫大,FDG代謝增高,考慮為腫瘤淋巴結轉移灶;雙肺多發稍高密度小結節、粟粒灶,部分病灶FDG代謝增高,考慮為腫瘤肺內轉移灶;T10、L1、L4、右側髂骨局部骨質密度增高,FDG代謝增高,考慮為腫瘤骨轉移灶;提示肺癌并縱膈、骨轉移。
2018-1-5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分子病理檢測報告:檢測56個與肺癌個性化治療方案高度相關的基因突變、重排、拷貝數變化、或單核苷酸多態性;結果:EGFR、ALK、ERBB2、BRAF、MET、RET、ROS1、KRAS均未檢出。
2018-1-15國內開始給予第一,二周期化療:培美曲塞800mg+順鉑120mg。國內化療的巨大副作用,讓陶先生萌生了出國看病的想法。他也謹慎的和國內醫生提及了一下出國看病的想法,回復是“我們和美國是一樣的,去美國也沒用”等等。但主意已定,陶先生隨后聯系了幾個國內中介。其中一家聲稱有綠色通道,并能通過他們特殊渠道節省醫療費用,但他在美國的親屬聯系了醫院,醫院實行平等的預約制度,任何個人和機構都沒有特權,否定了所謂綠色通道的說法;并且也強調國際患者生病后是不能參加美國保險的。后經過仔細對比,選擇了專注腫瘤,以及各項介紹非常中肯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
愛諾美康結合患者病情特點,推薦了NCCN指南制定的醫院以及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指南小組成員K教授作為首診專家。K教授是肺癌和胸部腫瘤學項目聯合主任;一直以來積極專注肺癌的研究,尋找新的更好的肺癌治療方法,特別是在晚期和難治的病例。
NCCN,即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組織,是美國21家知名腫瘤中心組成的非營利性學術組織,每年發布的各種惡性腫瘤臨床實踐指南,得到了臨床醫師的認可和遵循,中國、日本的腫瘤治療方案也是參考美國NCCN指南修訂而成。NCCN指南制定的醫院了解肺癌的治療進展和新的信息。
2018年2月26日,陶先生夫婦在美國見到了K教授。K教授仔細詢問了患者的病情,建議在美國重新進行基因檢測,在等待期可以繼續化療一個周期。2018年3月12日陶先生在醫院開始了在美國的第一次化療,與國內巨大副作用不同的是,在美國化療不僅時間短,而且幾乎沒有特殊的不適。
2018年3月14日,陶先生接到了醫生助理的電話,興奮的告訴他們在提供的病理切片中找到了ROS1基因融合(國內進行了檢測,但未發現任何突變),并且臨時預約了下午見K教授。醫生告訴他們目前針對ROS1融合有已經上市的藥物和正在試驗的新藥Entrectinib。
Entrectinib目前正在進行關鍵II期STARTRK-2研究,入組了攜帶ROS1融合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攜帶NTRK融合突變的實體瘤患者。根據新發布的中期研究結果,在攜帶ROS1融合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中,entrectinib實現了78%(25/32)的研究者評估的應答率和69%(22/32)的由獨立盲法中心評價的應答率,中位應答持續時間28.6個月,中位PFS為29.6個月;另外對于伴有腦轉移的患者,獨立盲法中心評價的顱內應答率達到83%(5/6)。
鑒于這么高的應答率,陶先生終決定參加臨床試驗,醫生也告訴他在試驗中可以隨時退出,而且會密切復查腫瘤的變化,如果不能起效,將及時更換藥物,這樣陶先生非常放心。
從國內只能化療,副作用巨大,醫生悲觀情緒,到國外化療沒有明顯副作用,再到發現基因突變,有了更多靶向藥物選擇,以及超高的有效率,這些過山車的經歷,讓陶先生深深的明白了中美的區別,也讓他對未來的預后充滿了信心,我們也衷心希望他在美國能夠獲得完全緩解,愛諾美康也將持續關注陶先生的治療情況。
愛諾7月31日回訪患者:
2018年7月底復查影像,腫瘤較2018年4月明顯縮小。
2020年3月5日愛諾美康回訪:
患者服用靶向藥近2年,沒有耐藥,全身腫瘤穩定,實現了帶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