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晚期肺癌出國看病紀實
發布日期:2016-11-02出國看病對出生于江蘇的我而言從陌生到熟悉,我寫下出國看病的經歷是希望對有需要的出國看病患者有所幫助。
今年的梅雨季節似乎來得比較早,在之前的3年期間,每逢南國的梅雨時節都是我一年當中為難熬的日子,一陣陣劇烈的咳嗽似乎分分鐘就會要了我的命……
所以每年,在梅雨季來之前,我的心情就提早進入到了“梅雨季”,陰郁,苦悶,郁郁寡歡,喪失了對一切事物的興趣,似乎這綿綿的陰雨永遠不會有盡頭……
轉機出現在今年年初,是一次突破我固有思維的選擇使得我的人生出現了轉機……
事情還要從3年前說起,那時我被查出了肺癌晚期,也是我和丈夫的公司剛剛上市的時間。
命運若要是真的跟你開起玩笑來,會讓你覺得措手不及。
當我和丈夫以及一路打拼過來的至親朋友都沉浸在公司上市的喜悅和激情當中,也就是那個時候我發覺長期困擾我的健康問題變得越發地嚴重了,每次咳嗽幾乎都如要斷氣一般,嚴重的一次幾乎窒息過去。
在丈夫的陪同下我在上海知名的醫院做了檢查,后的檢查結果擊碎了我尚存的一絲僥幸心,肺癌,晚期。
診斷書,于我而言,就如死刑判決書一般,我跟丈夫相對無言地在醫院走廊的椅子上坐了一下午,后我哭了,丈夫也哭了。
在那個下午,我的腦海中像過電影一般回想了自己從年輕到中年的點點滴滴,年輕時不分晝夜地打拼,跟丈夫一起共同創業時有淚有笑的日子,每一次的考驗我們都攜手走過了,這次,如果也是考驗,我們是否能夠順利通過?
如果,后我們失敗了,我們這個家還會和以前一樣嗎?
雖然我已經45歲了,可是父母依然健在, 難道真的要讓他們白發人送黑發人嗎?
一想到至親心碎之后還要痛苦地獨活,我便苦悶地猶如窒息一般……
后,丈夫抓著我的手說:“不論如何,你不能死,無論如何我也要找到救你的方法,我相信事在人為,創業那么難我們都挺過來了,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我們必須要挺過去! ”
“必須要挺過去! ”丈夫的那句話一直在耳邊響著,說實話,在得知我患癌的那一刻,我反而覺得有些釋然,這些年我太累了,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身體正在發生著變化,不好的變化。
上海,美麗的城市,在這里我被診斷為晚期肺癌
隨后的日子,就如大多數的癌癥患者一樣,活檢、化療、掉發、嘔吐、然后再活檢,那些化療的藥物似乎成為了我的“維生素”,維持著我生命后一絲薄弱的氣息?;熓『螅虼嬖贓GFR基因突變,服用了當時國內治療肺癌 好的藥物易瑞沙,但2個月后復查顯示我對易瑞沙不敏感。之后在國內醫生朋友的建議下我們又自行在澳門服用了AZD9291原料藥(當時該藥還沒有上市), 幸運的是該藥起效了,我們曾一度開心,生活似乎恢復了正常。但遺憾的是,不久后再次耐藥,我的治療基本已經走到了盡頭。
丈夫在萬念俱灰之際聯系了他在美國的朋友,想打聽一下美國那邊有沒有好的辦法,那個時候真的是后的掙扎之舉,因為我跟丈夫一直都堅信,國內都治不好的病,國外一樣也是治不好的,外國人和我們的體質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國內的醫生都拿我的病沒有辦法,國外的洋醫生能救我嗎?況且新的藥物我也已經用過了。
丈夫跟美國的朋友通話之后說對我說:我們去一趟深圳吧。
丈夫的那位美國朋友在美國從事醫療相關工作,他說美國有很多的藥物需要等2-5年才能進入中國,因此完全可以來美國一試。那位朋友在醫院曾經碰到過深圳的一家國際醫療服務機構帶著國內來的患者出國看病,他認可:這家公司不會綁定任何一家海外醫院,他們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轉診患者,將患者轉診到合適的美國醫院;簡單說來他們會“為病人找好醫生,不會為醫院拉病人”。
丈夫首先通過電話聯系了該機構的陳博士,他初步了解我的病情后,告訴我美國是有很多靶向藥,但從他們轉診情況看,目前能夠使用靶向藥的肺癌病人僅占20%,他建議我們先把資料和病例傳給他,他需要看一下方能有針對性回答。打電話前一直以為他們會鼓吹美國藥物多,鼓吹靶向藥的有效率等等,聽到他們這樣可靠的咨詢,讓我對他們有了一些好感。
丈夫說:“無論如何,試一下,既然我們經濟方面不成問題,為什么不積極地試一下呢?”
很快,我們出發前往深圳,準備去他們公司拜訪一下。在見到陳博士后,他沒有馬上進入狂轟亂炸式的宣傳,而是花了半小時仔細看了我的病歷,了解了我的病情和治療經過,然后告訴我:鑒于我目前對易瑞沙、AZD9291產生抗藥性,現在已經沒有更好的靶向藥物可供選擇,唯 一可能有效的是PD-1或PD-L1的臨床試驗,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出國看病。
陳博士這樣的建議,讓我跟丈夫都感到很暖心,能讓我們感到他們是真真切切地為我們著想的,他們這樣靠譜的解釋讓我跟丈夫都感到很踏實。隨即我們決定委托他們辦理出國看病事宜。
之后,鑒于我們夫妻倆都有美國綠卡,他們很快幫我們整理了近百頁中文病歷,陳博士親自進行了翻譯,并推薦了美國知名的3個專家。2周后我們順利約到了我們心儀的專家。
我跟丈夫踏上了出國看病之路……
我預約的是治療肺癌的知名專家,見醫生前心里想美國專家一定不茍言笑,沒想到美國醫生見了我,立刻起身,滿面笑容地用不熟練的中文打招呼:“你好”,我受寵若驚,這在國內,是斷不會發生的事情。在詳談了近1個小時,在翻譯陪同下,了解了我的病情,并充分與我探討顧慮后,醫生安排了一些檢查和化驗,并隨即約好下周的預約。
一周后再次見到醫生,醫生告訴我可以參加由他主導的一個關于PD-L1的臨床試驗,現有的試驗數據顯示其有效率約20%,并且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等等。美國醫生就是這樣,他會用數據把各種有效率、風險和患者講明白。經過長達5天的激烈的家庭討論和斗爭,盡管有效率不高,但我和愛人決定參加臨床試驗。簽署了諸多文件后,我心懷忐忑的進入了臨床試驗。
隨著出國看病后臨時試驗治療的延續,體重慢慢回升,心情也越來越好。美國醫生每次不僅盡心盡力地指導我如何正確用藥,還詳細地告訴我如何增強身體抵抗力,甚至如何讓我保持樂觀的心態,讓我受益匪淺。2個月、4個月、6個月的復查顯示,腫瘤開始縮小,藥物起效。
現在的每一天我都覺得很滿足,盡管我還沒有徹底打敗癌癥,但我的生命是失而復得的,現在公司的事情已經全權交給丈夫打理,每天我做的就是認真地享受生活,珍惜能夠陪在家人身邊的每一天。
今年的梅雨時節,我的心情也似乎不再陰郁,只是內心平和地欣賞著那些下雨的日子…..
出國看病重生之后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