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膠質母細胞瘤術后,美國有哪些防復發治療?
發布日期:2023-12-07肖先生,59歲,2023年10月初出現頭痛,主要位于右顳部,伴左側耳鳴,無惡心嘔吐,無視物模糊或復視,無四肢感覺麻木或運動障礙,無四肢抽搐或大小便障礙等。
2023年10月20日腦部MR檢查提示:右側顳葉多發占位性病變,大小約2.7cm*1.9cm。2023年10月25日行右顳枕開顱顱內病變切除術+人工硬腦膜修補術。
術后病理提示:右顳膠質母細胞瘤,核分裂像活躍,可見微血管增生及柵欄樣壞死;WHO 4級,IDH野生型,MGMT甲基化,EGFR擴增。
2023年11月10日開始同步放化療,替莫唑胺140mg。放療1天,由于頭痛明顯,暫停放療,靜脈給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療1周,然后恢復放療。
患者家屬希望了解美國更好的治療,我們為患者推薦并預約了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神經腫瘤中心主任Patrick Y. Wen,他也是美國NCCN腦腫瘤治療指南專家組成員。
WEN教授在視頻中指出,患者已接受手術(近全切除),目前接受替莫唑胺同步放療。由于出現頭痛,停用放療一周,并開始地塞米松+甘露醇注射。考慮到充足的生物利用度,我們一般口服地塞米松而非靜脈注射。我們通常不用甘露醇治療該疾病。我很開心聽到患者已重啟放療,理想情況下他應不間斷完成該放療療程(視癥狀需要,有增加地塞米松劑量的可能)。
基于Stupp等人的研究(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05; 352:987-996)討論了膠質母細胞瘤的標準治療,包括放療+同步替莫唑胺75mg/m2/天x 6周,隨后替莫唑胺輔助治療150-200 mg/m2/天x5天,28天為一周期,6個月。
一項針對新診斷的MGMT甲基化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III期研究(CeTeG/NOA-09)表明,洛莫司汀聯合替莫唑胺的生存獲益優于替莫唑胺標準治療(Herrlinger等人,柳葉刀2019; 393: 678–88)。該研究顯示,替莫唑胺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31.4個月(95% CI 27.7–47.1),洛莫司汀+替莫唑胺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48.1個月(32.6月-不可評估)(HR 0.60,95% CI 0.35–1.03;Log-rank檢驗p=0·0492)。盡管結果具有信服力,但該研究樣本量較小,且聯合方案的毒性明顯更大。
Patrick Y. Wen教授(圖片來源: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官網)
關于防止復發,我們還討論了在替莫唑胺輔助治療期間添加腫瘤電場治療儀的支持性數據(Stupp等人,美國醫學會雜志2017-12-19;318(23):2306-2316)。根據TTF電場治療的隨機(非安慰劑對照)研究,TTF +替莫唑胺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20.9個月,單用替莫唑胺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16.0個月(HR, 0.63; 95% CI, 0.53-0.76; P <.001)。
關于患者希望來美國參加Minivax疫苗試驗似乎意義不大,因為該試驗有安慰劑組。如果患者希望疫苗治療防止復發,可以考慮德國的CeGAT疫苗。此外,關于其他輔助治療,建議在治療方案中加入氟西汀(標簽外使用)的可能性。斯坦福大學一個小組的研究發現,在小鼠模型中使用高度腦滲透抗抑郁藥氟西汀,引發了大量增加的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壞死和腫瘤完全消退。回顧性分析顯示,使用氟西汀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因此,每日40mg氟西汀可以用作一種潛在的安全和有吸引力的輔助治療。
如果將來萬一復發,除了已經批準的治療方法,因為患者有EGFR擴增,還可以考慮靶向藥的臨床試驗。
會診后患者家屬表示,會聽從美國的建議,進行TTF治療,也委托愛諾美康聯系德國疫苗治療,“哪怕是降低一絲的復發概率,我們也要努力去做”,愛諾也將持續為患者治療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