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治療腦膠質瘤的經歷
發布日期:2019-02-12楊先生于2017年1月右手抽搐,行核磁檢查提示“右腦占位”,2017年2月于北京天壇醫院行右側中央區腫瘤切除術,術后病理提示膠質母細胞瘤(WHO Ⅳ級),術后遺留左側肢體無力。術后行同步放化療及10周期替莫唑胺周期性化療。2018年3月出現嗜睡,反應變慢,偶有言語混亂,左下肢肌力減弱,行頭顱MRI提示右側額葉基底節區及扣帶回病變增大伴異常高灌注,水腫范圍增大,考慮腫瘤復發。
2018年4月行術中核磁導航及電生理監測下右側基底節區及扣帶回腫瘤切除術。2018年6月行一周期EC方案化療,卡鉑200mg d1-4,依托泊苷100mg d1-4。因化療副作用大,停止化療。2018年7月開始行尼妥珠單抗、貝伐珠單抗交替治療。2018年8月復查影像提示:右側頂葉膠質瘤術后及右側額葉扣帶回復發切除術后改變,術區左側邊緣灌注增高;術后治療效果不佳。
神經腫瘤頭號醫院-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陷于絕望的楊先生,開始考慮出國爭取一線希望。之前有朋友曾因肝癌通過愛諾美康出國看病,于是楊先生委托他們來辦理出國看病手續。在美國醫院的選擇上,愛諾美康沒有完全依賴排名來推薦,而是結合醫院優勢,推薦了擅長神經腫瘤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該院也是美國神經外科的發源地。這種專業推薦也得到了北京天壇醫院主治專家的認可。
由于楊先生持有美國綠卡,在撰寫英文轉診病歷以及郵寄影像后很快預約到了美國的腦膠質瘤專家。在面見醫生之前,醫院事先安排患者進行了更精密的頭顱MR復查,然后在到達美國的第三天,他們如期在翻譯陪同下見到了腦膠質瘤專家。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專家在詳細詢問了患者病歷,并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神經科查體(國內專家已經逐漸忽視醫生的基本功了),并且對著電腦詳細給患者講解了頭部影像的發現。然后告知患者,目前腫瘤存在進展,中國的方案中,尼妥珠單抗不能透過血腦屏障,沒有證據顯示對腦膠質瘤有效果,應停用。貝伐珠單抗可以繼續使用;鑒于患者身體虛弱,不能耐受化療,建議患者使用腫瘤電場治療(TTF),每天佩戴20小時。此外,可以使用AZD9291(泰瑞沙),該藥已被批準用于肺癌,可以很好的通過血腦屏障,藥物可以進入腦部,作用于腫瘤。
TTF是一種溫和的電場,以脈沖的形式經頭皮進入顱內,中斷癌細胞的分裂活動。這個“中斷電場”可減緩腫瘤生長和擴散的速度。2011年,FDA批準了TTF設備,用于治療包括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極具侵襲性的腦腫瘤)在內的一些腫瘤。已有的研究表明,復發性GBM患者接受TTF后,生存率優于再次化療的患者。對患者來說,TTF治療不會引起疼痛、惡心、疲勞或腹瀉等,而這些都是化療、放療的常見副作用。該設備是便攜式的,在美國穩定一段時間后,可以回中國繼續治療。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經過藥物和TTF治療后2個月,復查影像提示腦部腫瘤開始縮小,目前的治療方案開始顯效,美國專家的治療方案挽救了幾乎陷于絕望的患者。患者說,“來美國之前其實并沒有抱什么希望,因為幾乎沒有家人朋友支持我,但結果證明我的選擇對了!”絕望中尋找希望,希望就在拐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