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癌友,我陪老公找日本、美國治療胃癌的經歷
發布日期:2020-05-15老公,是一家跨境電商公司的CEO,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我也安心在家帶娃,在上海生活過的愜意舒適。但多年的煙酒應酬,老公總是覺得上腹部不舒服,也許是對自己的身體太過自信,直到2017年從未去過醫院和體檢中心。
但2017年9月一次商務宴請后,老公出現了惡心,并嘔吐鮮血,我急忙帶著他去了上海華山醫院。醫院急診做胃鏡卻帶來了極其不好的消息,醫生說從胃部糜爛的情況看,高度懷疑是胃癌,并說需要等病理的結果。該來的還是會來。5天后的病理顯示,胃竇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細胞成分,HER-2陰性,PDL-1表達陰性。剎那間,我的天都快要塌了。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公也緊張了起來。隨后我們找到了上海有名的孫教授,他安排我們做了胸部和腹部的CT,結果顯示腹腔淋巴結有轉移。孫教授建議我們先化療,然后再手術。
接著,我陪著老公開始了化療,方案是SOX (替吉奧+奧沙利鉑),看著老公因副作用出現惡心、嘔吐,我心如刀絞,除了安慰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我無計可施。好在4個周期的治療后,我們符合了手術的條件。之后孫教授進行了胃大部切除和淋巴結清掃,可能有在手術室外等候經歷的家屬都知道,那幾乎是度日如年,手術一共4個多小時,我的心也終于落地。術后按照孫教授的要求,老公還需要鞏固性化療6個周期。
2018年5月,老公結束了所有的治療,檢查也顯示體內沒有任何的癌細胞了。老公也戒了煙酒,慢慢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甜蜜的生活再次向我招手,一切都回到了往日的平靜。
2018年底,常規的復查卻給我們帶來了再次的不幸。復查胃鏡顯示老公手術吻合口有腫瘤復發了。而且CT檢查發現可能有肝轉移。上海的專家給出了化療的方案:伊立替康聯合替吉奧。術后短時間就出現復發,讓老公對治療出現了抵觸的情緒。由于從事跨境貿易的嗅覺,老公希望能到條件更好的海外去治療。
之后,我和老公在上海找到了一家海外醫療公司,其醫學顧問介紹: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高達80%,并給我們介紹了各種日本醫療的優勢(新藥多、免疫治療等等),從機構出示的數據看,在胃癌這個疾病上,整個世界都是“雞”,而日本是一只“鶴”。
上海機構出示的男性胃癌生存率對比
機構也推薦了推薦了日本國立癌癥中心、日本癌研有明醫院。既然這么好,我和老公決定去日本跑一趟。
一個月后,我和老公來到了東京,首先去了日本國立癌癥中心,醫院環境沒得說,就醫也很安靜,但我和老公已無暇顧及這些。經過綜合各項檢查,日本教授給出了一樣的化療方案,這讓一直興奮的老公開始失望起來。既然來了日本,那我們就再選另一家醫院看看。之后我們又去了機構推薦的另一家醫院,接待我們的是日本胃癌協會的前任會長,但結果同樣是一樣的化療方案。“不是日本胃癌生存率高達80%嗎?”我帶著這個問題,直接詢問了日本專家。接待我們的日本專家向我們解釋,這個數據是真實的,但是也是有原因的,除了日本國民更早做胃鏡外,更為重要的是將胃部不典型增生(屬于癌前病變),在日本診斷為早癌,而歐美的標準是不診斷癌癥。
我和老公對日本專家的嚴謹回答還是很滿意的。而且既然方案一樣,我和老公決定回上海。
但對于上海這個中介機構的“報喜不報憂”,我們非常失望。這時,我和老公才想起了當時咨詢的另一個深圳的公司,他們當時對于老公的病情分析是不適合免疫治療,關于胃癌的二線治療新藥只有雷莫蘆單抗。由于距離問題當時沒有選擇他們,我和老公都開始懊悔自己的這個倉促的決定。
回國后,我們聯系了深圳的機構,陳博士建議我們先行美國專家遠程的咨詢,看是否有好的方案再行決定,如果方案可以實施,甚至可以在香港進行,這種穩妥的做法讓我們非常安心。之后,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給了我們紫杉醇+雷莫蘆單抗的化療方案,并提供該方案的有效數據為34%,可以有效延長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時間;而且告知我們建議對肝轉移病灶進行活檢,重新做病理和基因檢查。遠程之后,考慮到照顧孩子等問題,老公也聽從了陳博士的建議,我們前往了香港養和醫院。
2019年2月底,我們在香港按照美國的治療方案開始了治療。治療期間,除了白細胞下降和輕度的乏力外,老公沒有特別的不適,精神也好了很多。5月份我們在香港做了復查,肝臟的轉移灶數量減少2個,大的直徑也縮小了三分之一,療效評價部分緩解,方案顯效了。而且肝臟活檢也帶來了另一個好的消息,PD-L1表達(CPS)大于1,也就意味著如果萬一目前化療方案失效,還可以進行免疫治療。生病2年來,老公心態也漸漸好了很多,他說真的沒辦法了,他愿意去美國紐約參加臨床試驗。即使不能治愈,我也衷心希望老公可以一直這樣陪著我,看著孩子們的長大。我和老公也愿意分享自己的就醫經歷給更多癌友,希望大家能夠少走彎路,早日戰勝癌癥。
【本文由劉先生愛人口述整理并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