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保肛,真正的較量
發布日期:2019-07-09患者2018年12月開始血便。2019年3月行乙狀結腸鏡提示:直腸息肉樣腫物,性質待查。2019年4月行全腹CT提示:直腸下段管腔內占位,考慮腫瘤(息肉?腺瘤?)。盆腔少量積液。2019年4月3日行結腸息肉ESD術,術后病理提示1.(直腸腫物,距離肛門3cm)絨毛狀管狀腺瘤,伴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局灶有高分化粘液腺癌變,癌組織侵及粘膜下層。2.切緣及基底未見癌殘留,小灶癌組織離基地部極近約0.1cm。北京、上海專家均建議經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Miles手術),包括切除肛門、直腸和部分乙狀結腸以及廣泛會陰、淋巴結清掃,需要永久性直腸造瘺。
32歲,正是一個人充滿朝氣和希望的年齡,失去肛門,這是蔡女士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事實,她說寧可去死,也不會接受這樣的手術。既然國內沒有辦法,蔡女士絕望之下,把目光投向了當今醫療之巔-美國。但當她噤若寒蟬的向國內專家提及,有沒有可能國外能保肛時,得到的答復卻是嗤之以鼻,“美國醫生一天能做幾臺手術?呵呵”
由于距離肛門距離僅僅3cm,美國能不能保住肛門,這是所有人關心的問題,為了避免蔡女士空歡喜,專注腫瘤與重疾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建議她先進行遠程咨詢,然后再行決定。之后,愛諾美康幫助她預約了美國胃腸外科大牛專家。
麻省總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美國外科醫師學會顧問、美國結直腸外科學會項目主席、美國結直腸外科研究基金會董事Rocco Ricciardi博士,是美國公認的一流胃腸外科專家,他結合影像與腸鏡認為可以行根治性切除術。根治性切除并不意味著肛門被切除。相反,結腸連接肛門,使排便繼續通過肛門,這稱為括約肌保留手術或保肛手術。無需進行永久性結腸造口術。
根治性手術后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術后仍能通過肛門排便,但需借助臨時的回腸造口術(造口袋),將大便從結腸和肛門之間的連接處向外排出,造口袋使用時間達6-8周。然后進行第二個手術,重建腸道連續性。因此,為了保留肛門并維持腸道功能,需要進行兩項手術。
2)其他術后治療取決于MRI和根治性手術的病理報告結果。有可能需要進行化療或放療,但在正式病理報告提交之前,我們暫無法確定。
3)進行任何腸道手術后,都無法完美恢復腸道功能,但對于年輕健康的人而言,術后腸道功能會恢復得相當好。
4)如果使用機器人手術或腹腔鏡手術,術后能很快恢復正常生活。
5)無論是切除或保留肛門,術后復發率都不會升高。因為無論使用哪種方式,手術切緣足夠的情況下,患者的復發率和存活率不變。
6)根據提供的病情,不需要進行化療和放療。
聽到能夠保留肛門的消息,絕望的蔡女士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因為她可以有尊嚴的生活和工作了,這樣的結果也有力回擊了所謂的“做的手術越多、經驗越多”的論調,低水平的重復性經驗并不會造就真正的外科專家。
目前,愛諾美康正在幫助蔡女士進行出國看病的醫療簽證等手續,我們也將持續跟蹤她的治療情況。